在食品行业中,十万级净化等级有以下具体要求:
### 一、尘埃粒子数
1. **粒径与数量限制**
- 对于粒径大于或等于0.5μm的尘埃粒子,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数量为3520000个。这个数量限制确保了空气中的尘埃含量处于较低水平,减少尘埃对食品的污染风险。
- 粒径大于或等于5μm的尘埃粒子,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数量为29300个。较大粒径的尘埃粒子可能携带更多的微生物或杂质,对其严格限制有助于保障食品的卫生质量。
### 二、微生物指标
1. **浮游菌**
- 每立方米空气中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量一般为500CFU(菌落形成单位)。浮游菌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,如果数量过多,容易污染食品,尤其是在食品的加工、包装等敞开环节。
2. **沉降菌**
- 在特定的采样面积(如直径90mm的培养皿)和采样时间(如30分钟)下,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量为10CFU/皿。沉降菌是落在物体表面的微生物,控制沉降菌数量对于防止食品接触面被污染至关重要。
### 三、温湿度要求
1. **温度**
- 一般要求车间温度保持在18 - 26°C。这个温度范围适合大多数食品加工操作,并且不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。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可能会有更精确的温度要求,例如巧克力加工车间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来防止巧克力融化。
2. **湿度**
- 相对湿度通常控制在45 - 65%。合适的湿度有助于保持食品的品质,防止食品受潮发霉或干裂,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滋生。
### 四、换气次数
1. **换气频率**
- 十万级净化车间的换气次数一般要求为10 - 15次/小时。通过合理的换气,可以及时排出车间内的污浊空气,补充新鲜空气,保持车间内空气的清洁度,减少尘埃和微生物的积聚。
### 五、压差控制
1. **区域间压差**
- 不同洁净度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压差。十万级洁净区相对于一般区域应保持正压差,一般差值在5 - 10帕。正压差可以防止外部污染空气流入洁净区,保证洁净区内的空气单向流动,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。
### 六、车间布局与设施
1. **人流与物流通道**
- 应设置独立的人流通道和物流通道,避免人流和物流的交叉污染。人员进入车间需要经过更衣室、洗手消毒设施等,更换工作服、鞋、帽、口罩等,以减少人员带入的尘埃和微生物。
- 物流通道要保证物料的运输过程中不被污染,如采用传递窗、货淋室等设施进行物料的传递。
2. **设备与墙面、地面间距**
- 设备与墙面、设备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,以便于清洁和维护。一般设备与墙面的距离不少于60cm,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少于80cm。
- 地面应平整、耐磨、耐腐蚀、易清洁,无裂缝和积水现象。墙面应光滑、平整,无灰尘积聚的缝隙,墙角应采用弧形设计,便于清洁。
### 七、空气净化系统
1. **过滤器**
- 空气净化系统应配备初效、中效和高效过滤器。初效过滤器用于过滤较大粒径的尘埃粒子,中效过滤器进一步过滤中等粒径的粒子,高效过滤器则对微小粒径的粒子和微生物进行有效过滤,确保进入车间的空气达到十万级净化标准。
2. **通风管道**
- 通风管道应采用优质材料制作,如镀锌钢板,内壁光滑,无积尘、无渗漏现象。管道的安装要确保气流顺畅,尽量减少弯头和变径的数量,降低空气阻力。
### 八、人员卫生与操作规范
1. **人员健康与卫生**
- 进入车间的人员应身体健康,无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疾病。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勤洗手、勤剪指甲、勤换工作服等。
2. **操作规范**
- 在车间内,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避免不必要的动作产生扬尘或污染食品。例如,在食品包装环节,要确保包装材料的清洁,操作过程中避免触摸食品接触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