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车间装修的验收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 ### 一、建筑结构与装修工程验收 1. **墙面验收** - **平整度**:墙面应平整光滑,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,平整度误差一般不应超过3mm。这是为了确保墙面不会影响气流组织和清洁,避免出现积尘角落。 - **垂直度**:使用经纬仪或线坠检查墙面垂直度,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,如每3m高度内垂直偏差不超过3mm,全高垂直偏差不超过10mm,以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。 - **材料性能**:若采用彩钢板等墙面材料,要检查其材质证明文件,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、防潮、抗菌和防静电性能。例如,彩钢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,如A级不燃材料或B1级难燃材料。 - **拼接与密封**:彩钢板之间的拼接应严密,缝隙均匀一致。缝隙处要用密封胶密封良好,密封胶应具有耐候性、抗菌性,且无气泡、裂缝,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车间。 2. **地面验收** - **平整度**:地面平整度直接影响设备安装和物流运输。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,平整度误差一般不超过2mm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区域,如高精度设备放置区,平整度要求更高。 - **硬度与耐磨性**:根据车间的使用性质,地面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。例如,采用环氧树脂地面时,要检查其硬度是否符合要求,可用硬度计测试,肖氏硬度(D型)一般不低于70。耐磨性可以通过磨损试验来检测,保证地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磨损、起砂。 - **防静电性能**:如果是防静电地面,要检查其防静电性能是否达标。使用表面电阻测试仪测量,地面表面电阻一般应在1.0×10⁵Ω - 1.0×10⁹Ω之间,以有效导除静电,防止静电积聚对产品和设备造成损害。 - **排水坡度**:在有排水要求的区域,如清洁区的地漏周围,地面应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,一般不小于1%,确保排水顺畅,无积水现象。 3. **天花板验收** - **平整度和稳固性**:天花板安装应平整,其平整度误差类似墙面,一般不超过3mm。检查天花板的龙骨安装是否牢固,吊杆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例如,吊杆间距一般不超过1.2m,保证天花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、下垂等情况。 - **密封性**:天花板的拼接处和与墙面的交接处应密封良好,防止灰尘和污染物从缝隙进入车间。例如,采用铝扣板天花板时,扣板之间的拼接要紧密,缝隙不超过1mm,且要用密封胶条进行密封。 - **灯具及设备安装口**:检查天花板上灯具、风口、消防喷头等设备的安装口是否合理,其周边密封是否良好。灯具安装应牢固,位置准确,保证照明均匀度符合设计要求。 ### 二、空气净化系统验收 1. **通风管道验收** - **制作质量**:通风管道的材质、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。镀锌钢板风管表面应平整,无明显扭曲与翘角,焊缝应饱满,无夹渣、气孔等缺陷。管道的连接应严密,法兰垫片的材质应符合要求,如采用橡胶垫片,其厚度和弹性应适中,防止漏风。 - **安装位置与走向**:管道的安装位置和走向应正确,坡度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来说,排水坡度不小于0.003,以保证管道内的冷凝水能够顺利排出。检查管道与设备、风口的连接是否紧密、正确,避免出现错接、漏接等情况。 - **严密性测试**:对通风管道进行漏光法或漏风量测试。漏光法检测时,在黑暗环境下,用不低于100W的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,对风管的咬口、接缝等部位进行透光检查,低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,漏光点不超过2处,且100m接缝平均不超过16处为合格。对于中、高压系统风管,应进行漏风量测试,测试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。 2. **空气过滤器验收** - **安装情况**:检查空气过滤器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,高效过滤器的箭头方向应与气流方向一致。过滤器与安装框架之间的密封应严密,用手触摸或采用烟雾测试法检查,不应有空气泄漏现象。 - **过滤效率测试**: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经过过滤器后的空气进行检测,测试点应均匀分布在过滤器下游的管道或洁净室内,根据车间的洁净等级要求,检查过滤后的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是否符合标准。例如,对于ISO 5级(百级)洁净室,0.5μm以上的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不应超过3520个。 - **阻力检测**:通过检测过滤器前后的压力差来判断过滤器的工作状态。在过滤器的进、出口处安装微压计,测量其初始阻力和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变化。当阻力达到终阻力(一般为初始阻力的1.5 - 2倍)时,需要考虑更换过滤器。 3. **洁净度检测** - **检测项目与标准**:根据车间的设计洁净等级,对车间内的尘埃粒子数、浮游菌数、沉降菌数、温湿度、照度和静压差等项目进行检测。例如,ISO 7级(万级)洁净室,空气中大于等于0.5μm的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不超过352000个,浮游菌数每立方米不超过100个,沉降菌数每皿不超过3个。温湿度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,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.7,相邻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5Pa。 - **检测方法与仪器**:尘埃粒子数检测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,按照规范的采样点布置和采样量进行检测。浮游菌检测使用浮游菌采样器,沉降菌检测使用沉降菌培养皿,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培养后计数。温湿度用温湿度计测量,照度用照度计测量,静压差用微压计测量。检测仪器应经过校准,且在有效期内使用。 ### 三、电气系统验收 1. **布线与线管验收** - **布线规范**:电线电缆的敷设应整齐、有序,不同电压等级、不同用途的线路应分开敷设,避免交叉和混乱。电线的颜色应符合规定,如相线一般用红、黄、绿三色,零线用淡蓝色,保护地线用黄绿双色。 - **线管质量与连接**:线管的材质(如镀锌钢管、PVC管等)应符合设计要求,管壁厚度均匀,无裂缝、砂眼等缺陷。线管之间的连接应牢固,采用套管连接时,套管长度应符合要求,且要用专用胶水或螺纹连接紧密,保证线管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。 - **接地系统**:检查车间的接地系统是否完善,设备的金属外壳、金属管道等应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4Ω。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,连接点应牢固,并有明显的接地标识。 2. **配电箱(柜)验收** - **安装位置与质量**:配电箱(柜)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护,其底部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.4 - 1.6m。箱(柜)体安装应牢固,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.5‰。箱(柜)门应开启灵活,关闭严密,门锁完好。 - **内部电器元件**:检查配电箱(柜)内部的电器元件(如断路器、接触器、继电器等)的型号、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动作是否灵敏可靠。接线应整齐、牢固,标识清晰,便于识别和检修。 - **绝缘性能**: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配电箱(柜)的相间、相对地的绝缘电阻,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应低于0.5MΩ。同时,进行耐压试验,试验电压应符合规范要求,持续时间为1min,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为合格。 3. **照明系统验收** - **灯具安装质量**:灯具的安装高度、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,保证车间内照明均匀,无明显阴影。灯具应安装牢固,不得有松动现象。对于有防爆、防尘、防静电等特殊要求的灯具,要检查其防护措施是否到位。 - **照度测试**:使用照度计在车间内的工作区域、通道等不同位置进行照度测量,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照度标准值。例如,精密加工车间的工作区域照度一般不低于300lx,通道照度不低于100lx。同时,检查照明的均匀度,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一般不低于0.7。 ### 四、给排水系统验收 1. **给水系统验收** - **管道安装质量**:给水管路的管材、管件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。管道连接牢固,无渗漏现象。对于采用热熔连接的PP - R管,连接处应熔接良好,无缩径、裂缝等缺陷。采用丝扣连接的钢管,螺纹应清晰、规整,连接紧密,填料无外露。 - **水压试验**:进行水压试验,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.5倍,但不得小于0.6MPa。在试验压力下,稳压10 - 30min,压力降不超过0.05MPa,然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,无渗漏为合格。 - **水龙头和阀门验收**:水龙头的选型应符合使用要求,外观无损坏,出水正常,无滴漏现象。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应灵活,关闭严密,阀门的型号、规格应与管道匹配。 2. **排水系统验收** - **管道坡度与排水能力**: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保证排水顺畅,无积水现象。检查排水口的排水能力,采用通水试验,将水注入排水管道,观察排水是否及时、通畅,如地漏应能迅速排干地面的积水。 - **管道连接与密封**: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牢固,采用胶水连接的UPVC管,连接处应严密,无渗漏。检查管道与地漏、卫生器具等的连接是否正确,密封良好,防止污水泄漏。 - **通球试验**:对排水管道进行通球试验,选用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2/3的塑料球,从立管顶端投入,在底层排水口检查球是否顺利排出,以验证排水管道的通畅性。